大乾王朝,宁州,苍泉县城。
县城中心,最繁华的地界,有一间保元药堂,阳光下,药堂门口的鎏金招牌熠熠生辉,非常气派。
保元药堂传承百年,堂内大夫医术精湛,售卖的药材也是年份火候俱佳,价格合理。所以在附近的五县十八镇中,都颇有名气。
此时药堂大门洞开,前来寻医问药的百姓络绎不绝,显示出旺盛的气象。
药堂内的诊室中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夫,正在给眼前的病人诊断。
那位病人神色虚弱,一看就是久受病痛折磨,他看着老大夫的眼神,充满希翼。
他走了上百里路,专程前来,就是希望保元堂的神医,能够解他的病痛。
然而老大夫却是眉头紧皱,似乎遇到了难题。
“身发紫斑,齿落如朽。似湿毒入体,又似胃火炽盛,当清热除湿。”
“肢体无力,却又似虚劳,当补气养血。”
“然则,无论清热除湿,还是补气养血,此病患都已用过,皆效果不佳,为何?”
老大夫捋着自己苍白的胡子,久久做不出准确的诊断。
现在保元堂名声越来越大,这位病患不远百里前来,就是冲着保元堂的名声,所以诊断时更是要谨慎。
不然砸了招牌,怎么向东家交待?
就在老大夫犹豫不决时,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轻轻的咳嗽声。
他顿时眉头舒展,连忙起身开门,将门外之人恭敬的迎了进来。
让这位老大夫如此郑重的,却是一个脸色苍白的少年。
“少东家,你怎么来了!”
老大夫搀扶着少年走了进来。
一个少年,却让老人搀扶,显然是身体非常虚弱。
少年名为齐川,是保元堂的少东家,自小体弱多病。
齐川进来后,轻咳了两声,然后道:“我来这里走动一下,随便看看,李老你忙就行,无需多礼……是否有疑难?”
齐川说到一半,看到了那位病人的面色,突然改口问道。
李老闻言,连忙低声将那位病人的情况告诉了齐川。
齐川于是走上前去,上下打量那位病人,又问了几个问题,已经有了判断。
他心中暗道:“原来是坏血病。”
“这个时代对于这病确实少有认知,难怪李老难以诊断。”
“这病治起来倒是不难,补充维生素C就行,不过需要编个说辞,不然对方怕是难以取信……”
他心中沉吟片刻,然后道:“湿热生毒、阴虚火旺、气不摄血,可以松针煮茶饮之,辅以……十日好转。”
“李老,交给你了。”
齐川随口给病人开了个药方,药方的材料都是普通事物,本质就是让病人补充维生素。
说完,齐川转身离开,留下一脸思索的李老,和一脸迷茫的病人。
“李大夫,刚刚那位是……”
病人犹豫着问道。
李老也就罢了,一看就是德高望重的老大夫,而且名声在外。
但刚刚那个少年,自己都是个病人,随口开了个方子,真的能信?
尤其那方子中压根没有什么药材,都是一些寻常事物,真能治他的病?
病人这次前来,可是做好了破财的准备。
他估计自已的病,肯定需要什么人参首乌之类的珍贵药材,必然花费不少。
但刚刚那个少年开的方子……松针茶?
李老闻言回过神来,连忙解释道:“你运道好,遇到了我们保元堂的少东家。按照少东家的方子来治,绝对没问题。”
病人闻言,顿时面露惊容:“居然是他!”
同时,他彻底放下心来,对齐川开出的方子再无疑虑。
这位病人却是也听说过,保元堂有一位少东家,天资过人,三岁便能识文段字,五岁就熟读医书。
以弱冠之年,医术远超前辈,治好了许多疑难重症。
甚至隐隐有人,暗中叫出了“齐神医”的名头。
虽然这个“齐神医”,只是被齐川治疗过的病人私下的吹捧,当不得真。
毕竟神医之名,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,自古以来,都是德高望重的传世名医。
但哪怕是私下吹捧,也是非同一般,普通大夫哪当得起“神医”之名?
这位病人也是没有想到,居然能见到“齐神医”,所以刚刚只当齐川是个普通病弱少年。
“没想到居然有幸被齐神医诊疗,有齐神医的方子,我这病十天内必然会好转。”
“听说齐神医天生患有肺病,先天不足,药石难补,虽然医术精湛,却难以自医,已经命不久矣,所以普通病人难得一见。”
“如此人物,可惜了。”
“要不然,上一次五县十八镇的药王大典,估计就是保元堂赢得头筹……”
……
此时,诊室外。
“咳咳……”
齐川一边慢慢行走,一边用手帕捂嘴轻咳。
手帕拿开时,上面已经沾上了点点血红,触目惊心。
旁边的药堂学徒见状大惊,连忙试图上前搀扶,却被齐川挥手拦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