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壮少将顿了顿,扫视众人:
“更何况,刘文锋并非孤立无援,他现在和美、英、苏、德都有军火交易。”
“我们强攻,会不会引来这些国家的干涉?到时候腹背受敌,如何应对?”
“那依石原君之见,难道就放任刘文锋坐大吗?”田中中将皱眉反问。
被称作石原的少将正是石原莞尔,他走到地图前。
“刘文锋固然是威胁,但并非最致命的威胁。”
他指向地图的北方:“真正的威胁,在这里!”
“苏军!”
“苏军年来实力膨胀,在远东陈兵百万,对我满洲国虎视眈眈。”
“与其将宝贵的兵力浪费在龙国战场,不如挥师北上,趁苏联立足未稳,夺取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和丰富资源!”
“这才是解决帝国资源匮乏,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!”
石原莞尔的“北进论”一出,会议室顿时又炸开了锅。
“石原君!你这是本末倒置!”田中中将激动地站起来。
“刘文锋近在眼前,随时可能威胁本土!你不先解决他,反而要去招惹强大的苏联?”
“苏军虽强,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,而且其战略重心在欧洲!”
石原莞尔毫不示弱:“我们联合德军,东西夹击,未必没有胜算!”
“至于刘文锋,他想造海军?简直是笑话!等我们解决了北方的威胁,回过头来,他不过是瓮中之鳖!”
“荒谬!海军都造出来了,还瓮中之鳖?”
“海军不是一天能建成的!石原君,你太想当然了!”
“我看是你胆子太小!被刘文锋吓破了胆!”
“你说什么?!”
“够了!”杉山元再次猛拍桌子,但这一次,效果甚微。
陆军内部,围绕着是“先南下剿灭刘文锋”还是“先北上攻击苏军”,爆发了激烈的争吵。
支持南下的将领,认为刘文锋是燃眉之急,必须立刻扑灭。
支持北上的将领,则认为苏联才是长远大患,且北上战略更符合帝国利益。
双方各执一词,争论不休,唾沫横飞,几乎又要重演几天前内阁会议上的全武行。
最终,这场陆军高层的战略会议,也如同之前的内阁会议一样,不欢而散。
陆军内部也分裂成了两派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针对刘文锋的行动计划,再次搁浅。
……
时间悄然流逝,转眼便进入了1939年。
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,龙国与霓虹之间的战争,逐渐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相持阶段。
日军虽然仍在其他战线上发动攻势,但在面对刘文锋所控制的区域时,却显得异常谨慎。
除了小规模的试探和摩擦,再无大规模的进攻行动。
似乎峄城之战的惨败和晴岛的丢失,真的让日军高层感到了恐惧。
曾经嚣张跋扈的日军,在刘文锋面前,仿佛被拔掉了爪牙的老虎,暂时收敛了锋芒。
而刘文锋,也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,埋头发展。
利州附近的山区,一座座崭新的兵工厂拔地而起,机器轰鸣,日夜不休。
从四国换来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抵晴岛港,再秘密转运至内陆。
一支支崭新的自动步枪、一门门大口径火炮、一辆辆坦克,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生产出来。
蓉城航校焕然一新,黄金的投入让这里重新焕发生机。
而李云龙等人,则在蓉城接受着“惨无人道”的理论和实践学习。
海军的框架,也在刘文锋的亲自规划下,逐步搭建起来。
一切,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。
利州,扩建后的司令部内。
刘文锋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,听取着手下的汇报。
负责情报工作的杨锴站在他的面前,神情肃穆。
“司令,根据我们最新获取的情报,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如下。”
刘文锋微微颔首:“讲。”
“首先是欧洲方面,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后,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。”
“目前德国与波兰关系紧张,战争似乎一触即发。”
“同时,德日关系日益密切,有情报显示,双方可能正在酝酿更深层次的军事同盟。”
刘文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若有所思。
德日同盟?这并不意外。
“其次,是关于北面苏军的情况。”杨锴继续汇报道。
“驻扎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,近期与苏联远东部队摩擦不断,双方在边境地区发生多次小规模冲突。”
“我们的情报人员发现,关东军正在秘密向诺门罕地区集结兵力,规模相当庞大。”
“似乎……鬼子真的打算在远东挑起一场大规模战役。”
刘文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诺门罕?看来历史的惯性依然强大。
也好,让关东军去和苏联人碰一碰,狗咬狗,正好消耗他们的实力。
“鬼子陆军内部,有什么新动向?”刘文锋问道。
“根据我们安插在日军内部的情